大风雄魂 莲华世界 ——记刘伯骏老指墨荷花衰年变法(2)

来源: 时间:2020-06-05 18:27:13

1.jpg


《初秋》指墨,60 x 100Cm,2009年。


这张画不只是伯骏老构图四围合壁的典型,高妙处偏偏在传统的亭亭净植不枝不蔓的笔墨之下,开出新境,浓墨重彩中气韵充盈,豁然洞开,那花就盈盈含笑凝望着观者自已,真的是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似的惊艳!深远、高古、传统而又现代,令人绝倒。

可以说,在伯骏老的指墨作品中,全面体现其用墨色用水用光之融合精妙,应首推荷绘。


2.jpg


《秋色》指墨,97*180Cm,2006年。


早在2000~2001年间四川美院西南艺术家研究课题岛子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两次带研究生赴达州观摩伯骏老画作,研究其艺术风格,并整理成长篇访谈录并于2002年发表于《艺术界》杂志。当时伯骏老就畅言,随着人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元文化并存交汇,人们的审美需求也不断的提升和多样化,中国画发展就可以借鉴印象派绘画光与色表现丰硕成果,但是,决不能偷懒,必须下苦功夫把西画的好东西融到自己的绘画里边去,出来的作品仍然有历史的延续,一看就是中国的东西,我自己的东西。


伯骏老穷其一生,都这样努力,也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


怪乎最近《天府百年美术文献展》艺术家介绍中,伯骏老被画界评为花鸟画第二代四君子的开创者, 其指墨画是继高其佩、潘天寿之后的领军者,是把水墨与指墨画融为一体的独创者,其指墨画在用墨、用色、用水、用光方面融合古今、整合中西,有传统更有创新,用生命诠释绘画,达到指墨画的历史性高度。


3.jpg


《非墨走线荷鲜花》指墨,69*69Cm,2009年。


伯骏老在题款中抒情: 兴来水墨狂泼撒,满纸全是黑疤疤,非是雷电驰风雨,飞笔走线荷鲜花。雄健豪放之气溢于画面。犹其鲜明的是,荷叶色块构成已经烙上了零五年前后进行几何抽象尝试的印迹。


4.jpg



《高洁不染尘》指墨,90*97Cm,2003年。


伯骏老精研秋荷、枯荷、残荷,从初秋到仲秋、晚秋,至冬天,伯骏老几乎年年都去观荷写生,花、叶、莲蓬、莲杆的万千变化,交织成荷塘里点、线、面最丰富的生命唱响,天道循环,激发出伯骏老源源不绝的创作激情与灵感,雄风阔步前进在求变求新求美的艺术人生中。


5.jpg


《秋妆》指墨,90*97Cm,2007年。


生命往复,天道循环,跃然纸上,何曾见半点萧索颓丧。


6.jpg


《朝晖》指墨,97*360Cm,2006年。


宏阔的秋荷景观,莲蓬密织,莲籽饱满,荷叶始枯,荷花仍开,正临收获的时节,生命力新的高潮到来,多么磅礴的气势,多么雄健的风采。


7.jpg



《冰雹过后花又开》指墨,90*97Cm,2007年。


2001年盛夏冰雹袭荷塘之残荷不残的生命之歌,一直在伯骏老心灵中回旋激荡。而零七年的画面构成画法画技,与之前的已显然不同了。


8.jpg


《留得枯荷听雨声》    指墨 ,68X136Cm,2007年


9.jpg


《残荷》指墨, 97*180Cm,2012年。


都说伯骏老深得其师尊浓墨之精髓,这张四尺淡彩却把寒塘枯荷表现得如此精彩。正如款识所题: 不随流俗透三界,挺立水中抱独眠。待到明年春来后,翠盘托花貌依然。字里画间,一扫荒寒,坚定乐观,待冬去春来,蛰伏的生命会再次绽放。


10.jpg


《寒露》指墨,90*97Cm,2012年。


从八十多岁继续变法的刘老,早已经自由自在地挥洒不定形几何色块,幻化莫测地营造莲荷世界,境界之新之奇之美之真,出人意表而又情理之中,感人肺腑。看这幅硬当当90后的画作,画面中浓墨与茶褐土黄淡赭调适,各种抽象半抽象的色块印渍交融,构画出晚秋之荷的风貌,那么劲健阳刚,大气从容,美不胜收。


11.jpg



《秋荷》指墨,146*374Cm,2012年。


耄耋老人,仍能画出如此有新境界的大作,运传统山水平远之法于大写意花卉营造之中,天衣无缝,多么了不起的胸襟气势和健强的身体。伯骏老在款识中用卜文集句:秋来剧冰寒,与天共联欢,待到春来后,白玉坠翠盘。作画其时是为壬辰盛夏有感深秋花落叶残报秋深仍然挺立予天共舞不畏严寒的精神而写之。从画中可以看到,伯骏老用浓墨调合五彩,汪洋恣肆纵情泼洒,浸渍点染,飞指(笔)走线,五色杂陈浓淡交叠的不定型几何色块,似叶非叶,似花非花,洋洋洒洒写出秋日下色彩斑斓的荷塘真韵;仰天长啸吐真气,得点、线、面、彩千变万化交光互影的秋日长歌,让观者获四时运行,天何言哉之大识见。




作者:何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