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理工学院刘海粟艺术学院壁画复制作品介绍
千年壁画,百年沧桑。20世纪初,外国探险队从建筑和洞窟中揭取了大量中国古代壁画,致使许多精美的壁画流散到海外。这些壁画是我国古代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目前所知,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印度、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等国都藏有中国古代壁画,他们对之陈列展示并加以研究、开发与利用。由于种种原因,国际上至今还未达成壁画归还的协议和公约,原物回归条件尚不具备,这些原本应该在中国的壁画,国人却难得一见。因此,在壁画原作观赏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对这些壁画进行复制与临摹制作古代壁画美术副本,就成为弥补缺憾的手段之一,也是保护壁画信息和价值的有效途径。
这里展出的是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的部分作品。一直以来,江苏理工学院刘海粟艺术学院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运用传统壁画技艺和现代新型材料及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制作手法,以与古代壁画相同介质作为基底,对流失海外的古代壁画进行了再现性复制和临摹,使之从国外大墙上走下来“回归祖国”,让人们在国内就能欣赏、品味这些流失海外的壁画精品。古代壁画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这些壁画复制品以物质的形态呈现了非物质的内涵,体现出传统材料和技艺的当代表现功能,对传承和弘扬传统壁画艺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神仙赴会图》(西壁局部)尺寸:317cm×176cm
原址:山西晋南某道观,收藏地: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材料:泥地壁画,
临摹者:王岩松、白翔、管莉、陶文瑞、郭京太、王闪、高路萱、吕陶思源
《神仙赴会图》(西壁局部)尺寸:317cm×176cm
原址:山西晋南某道观,收藏地: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材料:泥地壁画,
临摹者:王岩松、白翔、管莉、陶文瑞、郭京太、王闪、高路萱、吕陶思源
《说法图》(残片)尺寸:108cm×101cm,
原址: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寺院遗址,现藏于: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年代:公元8-9世纪,材质:泥地,临摹者:王岩松、白翔、陶文瑞
《僧侣礼拜图》,尺寸:153cm×147.5cm,
原址:新疆克孜尔石窟第198窟,现藏地: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年代:公元7世纪,材质:泥地,临摹者:王岩松、白翔、陶文瑞
《佛说法图》,尺寸:67cm×53cm,
原址:新疆克孜尔石窟小峡谷中央窟第186窟,现藏于:德国亚洲艺术博物馆,
年代:公元7世纪,材质:泥地,临摹者:王岩松、白翔、陶文瑞、郭京太
《本生故事》,尺寸:28cm×33cm,
原址:新疆克孜尔石窟第38窟,现藏地:德国亚洲艺术博物馆,
年代:约4世纪,材质:泥地,临摹者:王岩松、白翔
《菩萨焚香图》,尺寸:175.3cm× 89cm
原址:河南温县慈胜寺,现藏地: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
材质:纸本,临摹者:雷音音
《菩萨像》(残片)尺寸:30cm×36cm,
原址:敦煌320窟南壁,现藏地:美国哈佛大学,
材质:纸本,临摹者:王岩松、管莉
(编辑:Meiko)
声明:本文为华人艺术网文章,未经协议授权,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