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央美术馆
华人艺术网
新闻动态
NEWS
一幅工笔花鸟画,是怎样炼成的
时间:2020-03-30 23:46:16

 

宋 鹡鸰荷叶图页


2.jpg

张伟民 朝朝暮暮 113×121cm 绢本

 

作品局部钢笔草图


     中国花鸟画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和中华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的表现也是以中国文化观念为基础的中国绘画艺术的一种专门形式。

       中国历来把画花鸟画称为“写生”,“生”在中国文化中是生生不息,是生长、生命力以及生成一切生命的状态。中国花鸟画的表现,是原始文化和生命意识的发展,是各个时代的人文气质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叠加,它与西方的花鸟题材的绘画有着完全不同的审美追求。艺术家对生命的认识,体现在笔墨所呈现的生命状态上——这是从生命本质向社会文化的转换,是由画家用心性主动引导,将物质转化为精神,并扩展为艺术的再现,体现了他对生命华彩的张扬。所以中国花鸟画是带有人类文明深刻烙印的文化载体,是体现了东方文明的艺术奇葩,可谓是以人文化天工的笔墨表现。所以那些“花”“鸟”是浸透了人文思想之后,又上升为具有诗意和心理暗示的审美图式。

       从社会学角度看,中国花鸟画为中国最广大的观众所接受,是最通俗、最具备中国人欣赏的心理特征的画种。创作者以平常心、朴素的感情进行表述;欣赏者则以平常心来欣赏、接受。因此,花鸟画也是与“人”最相近、相亲的绘画艺术。

       人们只要在画中看到他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对自然妙趣的绝妙把握,都能读懂他对于朴实生命发自肺腑的真情,并为之感动。所以我认为最淳朴的生命状态都能产生画意、情境,对蓬勃不息的生命的追求也是中国花鸟画经历千年传承不息的价值所在。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风格是繁饰还是散淡,也无论其功用是明理记事还是见心会意,繁简之间,各代自领风骚,但五千年的往史可由此而一以贯之。

       中国花鸟画是中国画传统画科之一。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

精于形象而意味横生,这是一幅优秀的中国工笔花鸟画最基本的要点。因此,这就要求中国工笔花鸟画画家,能有“度物象而取其真”,有“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的塑造能力。无论是鼎盛时期的两宋工笔花鸟画,还是后来的工笔花鸟画历史,都是把真切具体的形态描写与意境表现放在重要的地位。不论纨扇还是宏幅巨制,都是用了很大的力气苦心经营。这既是工笔花鸟画区别于其他体裁的形式特色,也是中国工笔花鸟画审美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幅优秀工笔花鸟画的创作,都是经历了由外至内,因物动情,进而由内向外、寄情于物的思考酝酿过程。所呈现的是天趣与人的精神,是奇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是在不知不觉中把自然纳入自我,而自己又消融在景物之中,创造的是无我之境。在宋人花鸟画中,总是以亲切可爱的姿态向欣赏者呈现大干世界那生生不息的生命。那是画家感情的流露、精神的物化,在山川与花卉禽鸟中,潜流着无穷的意趣与情思。那一笔一墨和色彩的节奏正是画家饱满的情绪理想的追求, 既是大自然生命的律动,也是诗情的荡漾。从所能见到的工笔花鸟画来看,无论是格法严谨的黄家体,还是徐熙的野逸旷达,以及崔白的萧散风骨,虽风格各异,但我们都能在这些画中感受到理想欲望和对生命的爱恋之情。“声音颜色,饮啄态度,远而巢居野处,眠沙泳浦,戏广浮深,近而穿屋贺厦,如岁司晨,啼春噪晚者……”这一切均在宋人笔下被表现得出神入化,把人们带往美好的遐想之中。

       工笔花鸟画表现人的意志精神总是以自然的面貌,以画面的生趣、天趣来呈现。常常把画家的审美追求与自然形象融为一体。如同不露人工雕琢之感的“自然之物”,让人似乎感到画面上所呈现的物象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本来面貌。俨然像一个“五行之精,粹于天地之间,阴阳一嘘而敷荣,一吸而揪,则葩华秀茂,见于百卉 众木”的“纯”自然的景象,是“自行自色”的“无我之境”。以至简单误论这工致细腻的花鸟是自然物形的再现与追求。其实这正是工笔花鸟画把人的主观精神与自然的客观形态悄然结合的境界,是作者内心思维与外部世界之融合,寄情感于自然,是观自然生趣(窥自然之天机,凝自然之意)与作者精神(主观情趣)的结合。正是这种有机结合,才创作出工笔花鸟画活色生香的绘画境界。可以说,历代工笔花鸟画的优秀作者无不是在追寻这种境界。这正是中国工笔花鸟画魅力之所在,也是区别于西方绘画中表现同一题材所呈现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艺术审美境界。可以这么说:中国工笔花鸟画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写之境亦邻于理想,是 “天人合一”的美的理想。


精彩推荐
此次展览聚焦近现代写意花鸟,名家力作云集,涵盖了吴昌硕、齐白石、陈...
点击排行
在备受关注的2020年全国两会上,特别是在新冠肺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
以仕女为绘画对象是古代人物画的重要题材,而仕女...
现在的世界正在经历的灾难更像是一场噩梦。所有人...
2019年6月1日到6月12日期间,“大象无形&rdq...
一般人看到好看的花,顶多驻足停留,或发出一句赞...
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绘画创作中,也有不少...
米开朗基罗先生,您好啊!您不介意的话,就按照中...
我们今天从几个有趣的角度分析一下这幅芝加哥艺术...
提到西方艺术史中的木刻版画,德国文艺复兴巨匠丢...
Copyright © 2018-2022 新加坡中央美术馆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归新加坡中央美术馆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