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睡莲喊醒,重塑荷生命》
评说蔡寅坤大写意荷画艺术
◎彭志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秋风破》作者)
每次野炊,闻到野味,日常生活就会惊起一朵炫目的浪花,给平静的内心湖泊一道亮光。识蔡寅坤,看他的荷花系列大写意画作,心底会陡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式感慨,一种对传统荷花画杂疑之后的豁然开朗。他的浓墨、重彩,他的豪放、志趣,他的学识、野风,总是跃然于纸上,让人闯入一条野径,仿佛置身悬崖绝壁,打破我对传统荷花画面的顽固印记。
把睡莲喊醒,重塑荷生命,蔡寅坤笔下的大写意荷花画留给画坛鲜明的标签。
蔡寅坤荷画:《相依》 148cm*82cm 2013年作
蔡寅坤荷画:《流香》 178-98 纸本 2007作
蔡寅坤荷画:《秋韵》 181x47 纸本 2017年作
1、他用野趣荷花打破格局
淤泥在淤泥中沉醉。/荷花在荷花中醒来。//十年,他用声音调色。让风云变色。/让蜻蜓、蝴蝶、白鹤,隐身于重彩向黎明深处勾勒另一个黎明。/在荷花深处发明另一种荷花。//酣畅,而淋漓。/淋漓,而危险。/比如鱼儿游出纸外。/比如他光着脖子,摊开手掌收集光。/比如让新生的荷发光,照亮陡峭的远山.我曾用一首长诗《喊荷》表达过在蔡寅坤野风堂工作室观《南塘艳秋》的心情。这是一件荷花巨作,得缘赏鉴之时正值戊戌初秋,他光着脖子挥毫泼墨,正在用内心的斑斓色彩注释它的野趣,灯光打在他的脖子上显得格外抢眼。《南塘艳秋》给我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有三个特点:一是浓墨,如山谷雾,虚实得当;二是重彩,如万里秋,天真烂漫;三是野趣,线条粗野,大巧若拙。
熟读李白、杜甫诗篇的蔡寅坤,有着李白的豪迈、杜甫的执着,打通他的绘画任督二脉。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这个经典名句有意无意之间似乎注解着蔡寅坤的不羁生活。跟蔡寅坤喝过酒的朋友,都知道他其实酒量不大,但是他的酒胆很大,常常呼朋唤友,举杯邀明月,煮酒论英雄,劈古今之疑枝,侃九教之杂草,谈笑间留下惟有饮者留其名的酒坛盛名。他的画多多少少沾染了这种至情至性的酒意,尤其是他的大写意荷花画,之所以让人双重沉醉,就因为他不走寻常路,泼墨、设色均是大胆随性,将饮酒的豪迈和处事的高洁化为画面上的挚情,让一滴滴墨色随心所欲,让一朵朵荷花野趣横生。蔡寅坤的荷花之古艳,身披重彩欲言又止的神态,也可用李白的古诗《渌水曲》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来形容。
蔡寅坤的野味荷画,自成一派,影响众多爱家,当然还跟他长期以来践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杜甫名言有关。杜甫毕生追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他作诗的执着。蔡寅坤的大写意荷画里,亦有常逐轻舟让万重山退去的畅快,从画面布局到色彩运用,制造千荷千面的大时空与重彩艳荷的小时空,总会让人惊愕:难道是神在帮助他打破荷画世界的格局?其实,蔡寅坤也有自己的执着,那就是:画不惊人死不休。
我去过蔡寅坤工作室多次,画桌上、书柜里总是摆满了各类书籍。人不多时,他就拿起书本,像饥饿时啃面包一样不停歇。他常说,不读书,画难言。茶寡淡时,他会带着我去参观他收藏的根雕枯荷,津津乐道于荷花之枯的另类美学。而纵观蔡寅坤的荷画,我也发现枯荷是他创作的一大主题。在枯荷世界勇于涉险的人,其实也有不少人,但是要谈大写意,惟有蔡寅坤是知难而进并且是最终打破格局的画家。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曾用一首《赠荷花》感叹荷花凋零的惋惜。一地残荷,触景生情,诗人李商隐的情感容易落入荷花惨败的场景里。但是对于画家蔡寅坤而言,他却看到了荷花与莲藕残败之后重焕艺术生命力的意义。事实上,更多人画枯荷追求空,即禅意,也多是落入残荷的俗套。蔡寅坤却不这样干,他不拘泥于给荷花画面留白的惯用手法,他就是要铤而走险,让荷花枯败的部分去通达禅意,更多的笔墨则是敢于用浓墨泼出新意,看上去画面密集,甚至经常让他外方内圆的题字难以找到归处,却也在笨拙之间找到天真,在陡峭画面发现野趣。
不陡峭,不野趣,蔡寅坤会把这样的荷画撕了,再重画。有一次,他在家里把几年前的一幅荷画翻出来,举笔很久,才重新添了几笔。要不是这几笔重新打下去,这幅画就得丢弃了。执着,打破,就是这两个关键词,打开了蔡寅坤的创新荷画之路。画面不危险,他就感受不到酣畅淋漓。野风不着墨,它就成不了他的野荷画。
蔡寅坤荷画:《风静亦馨》 204-60cm 2004年作
蔡寅坤荷画:《红藕香残》 240cm*120cm 纸本设色 2014年作
2、他从传统画径走出霸道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代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这咏荷诗句一出手,中国画中的荷花几乎皆是映日荷花的模样。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释放出与阳光辉映的鲜艳娇红,这样的意境的确很美,美得让人心动,恨不得坐拥荷花十里,看尽荷花的日出光芒直到月色落幕。把映日荷花画得香艳动人的代表人物,在我看来无疑是近现代绘画大师张大千。张大千一生画荷无数,风格多样,尤其是晚年用浓墨泼写的荷花图卓然飘逸,对蔡寅坤画风影响深远。
历代画家画笔之下的荷花,除了映日荷花,还有一种风格贯穿千年而不过时,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荷君子画。这个胎记依旧脱胎于宋朝。大宋理学家周敦颐的散文《爱莲说》喊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文人、画家多是提笔共鸣,常用出淤泥而不染来表现荷花之美,自喻谦谦君子。近现代山水画大师石鲁的荷花,画面难见荷叶,荷梗和花色淡雅空灵,颇有孤芳致洁之趣,就是诠释君子荷花的代表人物。张大千也曾以君子之风,其清穆如盛赞荷花之高洁,还用咏荷诗句人品谁如花浩荡,文心可比藕玲珑寄语人品要如荷花之浩荡。
然而,如同千城一面的高楼,太多的映日荷花君子荷花画横行于世,看多了也会让人腻。求变,于是成为古往今来的画家们探寻的荷画新路。
南宋的大画家梁楷,喜欢饮酒,常在酒后画画不拘礼法,他最有名的《泼墨仙人图》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即使画荷花,梁楷也跟同朝的周敦颐、杨万里不是一个鼻孔出气,而是以冷峻写意,求变。明代的徐渭,则是荷画的集大成者,以水墨荷花的豪放泼辣,激人心灵,荡人胸怀。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是蔡寅坤口中敬仰的画荷高手,其荷花画笔墨简练,线条充满弹性,荷叶常施浓墨如风袭来,给小动物更多乘凉去处的写意。作为中国画一代宗师,八大山人朱耷有一句名言是“墨点无多泪点多,不仅影响了整个清朝,而且在当世也是以荒凉画风独树一帜,成为很多画家探寻的重要路径。对蔡寅坤大写意荷画影响的人很多,还包括吴昌硕的《墨荷》、齐白石《秋荷》等。
捉字梳理荷花的画史,无非是想重新认识蔡寅坤的重彩荷花来处。
在我细读他的系列大写意荷画之后,有一种感受特别强烈:蔡寅坤是一个传统荷画的集大成者,他既继承了徐渭的豪放泼辣、八大山人的浓墨野风、张大千的明朗古艳、齐白石的粗朴清奇,更有自己独创的粗豪与狂放。这,则是其他画家难以模仿或复制的。
如同绿狗与红人,曾是当代油画家周春芽颇具辨识度的画作。周春芽以色亮物,以色明人,给人与动物刺目的印记,他的《绿狗》系列、《红人》系列画作充满野性之美,独步画坛。这不完全等同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种大胆与无畏而留名。统一的色彩,与野趣横生的写意,贯穿画布,周春芽这些画才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个性。蔡寅坤的荷花系列画作,更偏重写意,用浓墨和重彩注入自己为人处事的哲学与情怀,他的壮美色彩不仅打破长期以来统引的水墨黑白世界,更关键的是他心随笔走,走出一条反传统的野路,留给观者想象力的空间更大。曾经问一个在青城山修道的朋友走的什么道,他开玩笑说自己走的是霸道;。如果将这个霸道新词借给蔡寅坤,就是他从传统画径走出的霸道。
把睡莲喊醒,乾坤大挪移。这,就是蔡寅坤营造的全新的荷画世界。当然,这仅仅是我的初探。相信他还会诞生更多千姿百态的野趣十足的精品荷画,给荷花新的生命。
《喊荷》
在蔡寅坤野风堂观《南塘艳秋》
◎彭志强
蔡寅坤荷画:《南塘艳秋》 2018年作
蔡寅坤光着脖子收集光
蔡寅坤鸟瞰巨画《南塘艳秋》
蔡寅坤《南塘艳秋》画成与探访诸友留影
用色彩发明,从传统荷花中长出的新荷
有名字,有性别,有门牌号,还有灵魂
喊荷,它就绽出人性之光,和神性之光。
——题记
1、
淤泥在淤泥中沉醉。
荷花在荷花中醒来。
十年,他用声音调色。让风云变色。
让蜻蜓、蝴蝶、白鹤,隐身于重彩。
石头撤走的寂寞,推倒重聚
才等来野风与荷相亲的日子。
指认仪式,从纯净的蓝开始。
这种叫做把天空打破的蓝,不局限于肉眼
看见的蓝。
2、
可以想象的蓝,不可想象的蓝
都是推开三千里迷雾的龙。
所谓的笔走游龙,无非是从笔尖走出的龙,
却看不见,从他内心泼出的墨。
这墨撕开的黑夜,先是人群一样散去,
然后在纸上集结
他,打马而来的快意,与黎明。
3、
向黎明深处勾勒另一个黎明。
在荷花深处发明另一种荷花。
酣畅,而淋漓。
淋漓,而危险。
比如鱼儿游出纸外。
比如他光着脖子,摊开手掌收集光。
比如让新生的荷发光,照亮陡峭的远山。
4、
不要奇怪停下来的风,是绿色的风。
不要奇怪莲子,是失魂落魄的莲子。
和人一样,荷也有性别,而且有灵魂。
每一朵荷花都有自己的名字,和门牌号。
顺水敲门,用鱼的语言喊荷。
千万不要只喊荷花,否则无荷回答。
最好是听风,辨荷。
风是白色,就喊白荷。
风是红色,就喊红荷。
风是紫色,就喊紫荷。
这样呼喊,人与荷才不会相互走神。
5、
酒水在酒杯里大醉。
荷花在荷塘里轮回。
看着那些醉意十足的线条,重建秩序
我会误以为所有的荷都已自醉。
其实是悄悄低头的荷,从传说中
走来的残荷。
它们在细雨中呼喊:
面朝荷塘,就是残缺归处。
6、
包着春天的骨朵,骨头向内生长。
绽放夏天的花朵,花蕊向外发育。
释放秋天的枯朵,与遮掩冬天的魂朵
统统走向传神的神。
他把荷的一生浓缩,而成的四个季节。
一个叫前世水。
一个叫来世云。
另外两个,则是野风堂前
互相图腾的今生荷。
*野风堂*,蔡寅坤工作室名。
戊戌年八月十一日,于成都。
(此诗,发表于大型文学月刊《海燕》2018年12期)
蔡寅坤在野风堂工作室泼墨。
【画家简介】
蔡寅坤,字深地,号墨出,1963年生,成都人。中国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专委会副会长、成都画院专职画家。蔡寅坤把自己特有的个性、气质、生活经历融合在绘画当中,形成了"重、拙、大、豪"之美的独特画风,在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坛独树一帜。 出版有《蔡寅坤画集》《蔡寅坤的画》《蔡寅坤大写意花鸟》《蔡寅坤花鸟精品集》《当代中国花鸟画坛10名家·蔡寅坤作品集》《走进野风堂》《雨过野风堂》《荣宝斋画谱》《先风·蔡寅坤专卷》《天府名家——中国四川天府代表人物精品集·蔡寅坤卷》《大匠之门——蔡寅坤大写意荷花专集》等多部大型画集和评论专集。